表演(师范)专业的发展历程始于2000年9月,当时作为表演专业首次招收专科学生;随后于2002年9月开始招收表演专业四年制本科生。为响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艺术教育发展需求,该专业于2001年实现重要转型,正式更名为表演(师范)专业,这一转变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表演艺术培养特色,同时着重强化师范教育属性,旨在培养兼具专业表演能力和戏剧教育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转型后,形成了演员+师范生的双重培养体系,既注重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培养,又强调教学技能的提升,为艺术教育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表演(师范)专业的创办源于我国著名电影导演、国家一级导演谢晋先生的教育理念。经过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与创新,专业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教学方法,凭借其卓越的办学质量成为学院的特色品牌专业,并入选全国高校首批戏剧教育联盟单位,办学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学院为表演(师范)专业构建了完整的本硕培养架构:本科阶段注重表演艺术与教育能力的融合培养;研究生阶段则设有戏剧戏曲学(表演研究方向)学术型硕士(MA),以及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下的戏剧影视表演和戏剧教育两个专业方向,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级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
表演(师范)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富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备扎实的戏剧教育与表导演艺术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美育素养、掌握成熟的戏剧影视表演技能,能够在中小学及其他社会教育领域从事戏剧艺术教学教研工作的骨干教师和表演艺术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
表演(师范)专业先后聘请上海戏剧学院资深教授陈明正、梅花奖获得者康爱石教授担任专业主任,并长期聘请糜曾、魏淑贤、贾幻真、刘芷芬等上海戏剧学院知名教授任教。目前,专业拥有一支19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包括2名教授和5名副教授,教师团队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及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其中3名专职教师具有海外学术背景。为丰富教学资源,专业还特别聘请了来自国内外著名戏剧院校和专业艺术团体的知名专家、艺术家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多元互补的优质师资结构。
办学特色
本专业在表演教学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培养模式。我们始终坚持基础为先、实践为重的教学理念,通过元素训练、生活观察与性格塑造等基础课程,结合中外经典剧目排演,着力培养学生会演人、演活人的专业能力,将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作为表演教学的核心目标。原创话剧《师说》作为教学成果的典范,成功入选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先后在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及教育系统进行巡演,获得上观新闻、光明网、文汇网等多家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我们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学体系,包括法国雅克·乐考克表演法、日本铃木忠志训练法、俄罗斯阿丽莎戏剧基础训练等优质课程资源。通过跨院系、跨专业的深度合作,打造了《尤里·瓦西里耶夫》《小丑工作坊》《身体先于意识》等特色戏剧工作坊,持续开展表演教学实验,创新演员训练方法,丰富戏剧表演语汇。教学成果显著,肢体剧《花木兰》、话剧《永远的陶行知》、音乐话剧《唱出爱》相继入选高雅艺术进校园重点项目;情景剧《美丽奇迹》、音乐话剧《唱出爱》、肢体剧《1971》在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屡获优秀剧目、校园戏剧之星等殊荣;在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持续保持优异成绩。
在师范生培育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展开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依托中小学第二课堂开设戏剧教育课程;承办上海市中小学戏剧(课本剧)邀请赛;组织实施中小学美育骨干教师(戏剧)培训;承担上海市大中小学美育课程教育教学协同模式研究等系列课题;开展文艺轻骑兵戏剧进校园活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戏剧教育教学体系。
合作交流
2013年8月,肢体剧《阿Q正传》参演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2015年9月,师生共同参演原创话剧《阿拉是中国人》并公演。2015年10月,话剧《油漆未干》参加第五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展演。肢体剧《1971》,于2013年6月首次公演,并于同年参加了“剧海观潮”戏剧展演;2015年4月,受邀前往台湾文化大学、台湾戏曲学院、台湾中山大学进行交流演出;2016年9月,受韩国文化部国乐院邀请参演“BULBUL戏剧节”。2017年12月肢体剧《阿Q》赴台湾艺术大学、台湾戏曲学院、台北教育大学三所高校进行交流演出。2018年,表演专业部分学生赴台湾艺术大学进行“戏剧教育”主题表演工作坊学习交流访问活动。2019 年《秀才与刽子手》、2021年《桃花扇》、22年原创肢体剧《王军从军记》入围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并展演。肢体剧《阿Q》2023年10月赴中央戏剧学院参加“中国第四届戏剧联盟”剧目展演活动,荣获“最佳男主”、“最佳组织”奖;同年十二月入围“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入选作品;2024从全国上百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南京“新剧荟戏剧节”,并荣获“新萃奖——特别关注”、“新萃奖——入围作品”奖。
开设课程
开设课程涵盖全校通识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四大板块。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表演、台词、形体、声音训练、戏剧教育教学法、表导演教学实践与理论、戏剧史论、剧本创作、艺术概论、舞台美术、化妆以及毕业作品创作、戏剧影视实习等。在校期间学院还重点组织和推荐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演出实践和戏剧教育实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就业情况
毕业生在各类专业话剧院(团)、电视台、电台、专业院校、中小学等就业,近三年就业率都达到了100%。表演(师范)专业6位优秀校友、现任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韩秀一(2003级表演)、刘鹏(2003级表演专升本)、刘炫锐(2007级表演)、付雅雯(2003级表演)、李黎(2004级表演)、庞盛之(2011级表演本科)分获多届佐临话剧艺术奖佐临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新人奖等各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