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恰是百年 风华正茂”党史系列讲座第四讲漫谈银幕上的女性党员形象开讲

时间:2021-05-28浏览:10设置

52618:30,由龚艳教授主讲的“漫谈银幕上的女性党员形象”建党百年主题党史讲座在徐汇校区四教B101举行。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康贤主持,院长赵炳翔教授、党委组织员王姬文以及70余名学生党员参加。

  

龚艳教授秉持着专业特色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的理念,选择从电影史论研究的角度入手,与同学们漫谈电影中的女性党员形象变化。她通过回顾中国电影史上的三个时期:十七年电影(1949~1966年)、新时期电影(1976~1999年)以及新千年电影(2000年至今),梳理了不同时期银幕中的女性党员特征。

  

龚艳教授提到,“十七年”时期的女性党员形象多存在于革命题材中,主题围绕着革命与个人成长、救亡与舍生取义而展开。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电影深受苏联影响,导演们用写意的方式呈现革命浪漫主义。比如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导演利用空镜头来诗意化地处理江姐等同志壮烈牺牲的场景。

在讲到“新时期”电影时,龚艳教授表示其在承续政治叙事的同时又与改革开放之后的商业电影类型结合,形成了从“革命历史题材”到“主旋律电影”、“主流电影”的转变。在题材中重视革命爱情元素,使得女性党员形象更为丰富。

“新千年”时期的电影依然迎合主流,除了围绕革命话题之外还有更宏大的话题,即与台湾的两岸关系。龚艳教授总结道,这一时期,电影不再简单地将“革命浪漫主义”等同于“爱情”,而是注重家国叙事与女性成长的结合。这一时期,女性党员在银幕上的形象更为多元。以电影《风声》为例,周迅所饰演的顾晓梦打破了观众对于传统女性党员的认知,也让观众深刻意识到党员身上的党性意识。

龚艳教授将党史理论知识结合相关电影海报及片段,向在座师生展示了在革命时期党员英勇牺牲的同一命题之下,巾帼红颜的牺牲要比男性党员更为复杂。全场师生在教授的生动讲解和丰富的影像资料中,为革命英烈的壮举感到无比动容。

  

在讲座的最后,杨康贤老师进行了总结,鼓励同学们利用好课余时间,观摩经典电影来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了解过去那段峥嵘岁月,体会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恰是百年·风华正茂”党史系列讲座的第五讲,本次讲座凸显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党的正确领导是电影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传媒人”应认识到了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重要价值意义,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要继续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主讲嘉宾:

龚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兼任《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电影专栏特约编辑、中国高校影视协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央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特约影评人、上海电影博物馆及上海电影资料馆特约主讲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