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新一轮学科布局中成立了影视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由原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与原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及其相关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共同组建而成。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分别是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分别是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新闻学、艺术学理论。拥有专业硕士点3个:广播电视、戏剧、新闻与传播。
具体专业介绍如下:
戏剧戏曲学(MA)
一、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戏剧戏曲学硕士点以培养新时代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戏剧影视领域研究、创作人才为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厚实的理论基础与较为突出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中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戏曲、戏剧、影视、动画等专业领域的教育、研究工作,在戏曲、戏剧、影视、动画等文艺行业从事艺术实践与理论工作,亦可以在政府机关、新闻媒体、网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艺术活动采编、艺术策划与文案等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戏剧影视文化
本方向的主要领域为戏剧、戏曲和影视理论及相关交叉学科,通过教学与实践,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戏剧影视艺术的特殊规律,提升其戏剧影视的研究能力。
2、表演研究
本方向的主要领域为戏剧和影视表演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等,旨在让学生掌握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理论和基本的表演技艺,着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表演编创能力和表演技艺。
3、艺术主持
本方向的主要领域为播音与主持的理论与播音与主持的实践等,旨在让学生掌握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主持、播音的艺术理论和主持、播音的技艺,兼具提升其主持与播音内容的创编能力。
4、广播电视编导
本方向的主要领域为广播电视节目编创、导演和制作等理论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电视编导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三、课程特色与优势
开设课程主要有:中国戏曲史、戏剧理论与批评、中国话剧史、中西戏剧比较、外国戏剧史、中外戏剧影视经典剧目文本研究、外国电影史、电影艺术概论、电视艺术概论、戏剧影视语言艺术、表演艺术论、导演艺术论、戏剧教育史、人类表演学、西方戏剧流派研究、戏曲民俗学研究、戏剧哲学、中国历史概论、中国文学史等。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戏曲、戏剧、影视、动画的历史与理论知识,了解戏曲、戏剧、影视、动画的剧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舞美、制作等专业的特点与一般性技能,以国际视野和专业性,能对戏曲、戏剧、影视、动画等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并对其发展历史、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独到的评论,勇于对戏曲、戏剧、影视、动画等艺术形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四、导师介绍
戏剧戏曲学专业自有了硕士学位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已经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学术界与演艺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师资队伍。
学科领头人朱恒夫,二级教授(我国文科最高等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研究会顾问、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 “马工程”《中国戏曲史》首席专家与国家哲社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首席专家。主持过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哲社重大项目。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两次)等多种奖项。出版有《目连戏研究》、《中国京昆》、《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滩簧考论》、《中国戏曲美学》、《昆曲美学》、《城市化进程中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后六十种曲》《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等十多部著作,发表长篇论文220多篇。
齐青教授,著名录音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与上海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除科研教学外,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创作,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王方教授,文学博士。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由法国文化部颁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以及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电影合作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主编和参编专著近十部。先后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上海市教委社科项目和上海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项目。在CSSCI期刊、社会科学杂志和重要报章发表论文逾四十篇,其中多篇得到《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收录。研究方向为外国电影研究。
萧萍教授,戏剧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儿童新话本《沐阳上学记》(9本)、《萧萍儿童文学获奖作品》(10本)、儿童音乐剧《蚂蚁恰恰》、《流年一寸》,学术专著《玩转儿童戏剧——小学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两百多万字。曾获第八届、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提名奖,第四届、第五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16新闻出版总局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少儿工委桂冠童书奖,新浪微博2017年十大童书、浙江省五个一奖,树人出版奖、以及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作品入选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国际书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研究方向为儿童影视。
钱晓文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媒介史、传播政治经济学。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史量才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编辑出版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新闻传播学通讯评议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上海哲社课题1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等 ,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等,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业界工作经验。
孙宝国教授,研究方向: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高级编辑,历史学博士,上海师大广播电视与媒介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大重点学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学科带头人、兼任吉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个,出版专著9部,发表文章百余篇;70余件广播影视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2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李名亮教授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著有《广告传播学》,并发表《虚拟世界的虚拟新闻存在与本体追问》、《中国邮政直邮商函媒介发展战略研究》等论文数十篇。
指导教师为:
朱恒夫、赵炳翔、齐青、杨世真、王芳、郑欢、金定海、萧萍、钱晓文、孙宝国、李名亮、聂艳梅、徐卫宏、张捷诚、孙美娜、王兵、赵乙嫱、张成华、王翔宇、林国淑、王平、解建峰、陈双寅、许迪声、强小柏、凌纾、陈劲松、涂晓、高祥荣、韩晓晔、王宇、陈海璐、叶歌、龚艳、连颖、董妍均、周胜南等
五、在研项目
《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国家哲社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史》(中宣部“马工程”项目)、《中国戏曲剧种发展史》(国家哲社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剧种——沪剧》(上海市艺术学重点项目)、《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中国电影剧目年度发展报告》、《中国艺术历史文献-皮影木偶剧本资料数据库》、《晚清以来中国书场研究》、《影像产业化视野下的视频信息传达研究》等。
电影学(MA)
一、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电影学硕士点于2012年设立并开始招生。电影学的学科方向和课程体系以影视艺术为主导,以相关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为支撑,旨在将学科的知识架构紧密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外国电影研究
2、儿童影视
3、电影史
三、课程特色与优势
研究生将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本学科下设的国际合作电影项目、上海国际电影节各单元的实践和学习环节,以及各类影视与戏剧实践工作,逐步提升理论认识和专业素养,成为兼具独立思考、学术视野、科研与写作,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影视与新媒体高学历专业人才。
四、导师介绍
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
学科带头人:王方教授,文学博士。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由法国文化部颁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以及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电影合作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主编和参编专著近十部。先后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上海市教委社科项目和上海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项目。在CSSCI期刊、社会科学杂志和重要报章发表论文逾四十篇,其中多篇得到《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收录。研究方向为外国电影研究。
导师萧萍教授,戏剧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儿童新话本《沐阳上学记》(9本)、《萧萍儿童文学获奖作品》(10本)、儿童音乐剧《蚂蚁恰恰》、《流年一寸》,学术专著《玩转儿童戏剧——小学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两百多万字。曾获第八届、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提名奖,第四届、第五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16新闻出版总局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少儿工委桂冠童书奖,新浪微博2017年十大童书、浙江省五个一奖,树人出版奖、以及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作品入选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国际书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研究方向为儿童影视。
导师余佳丽副教授,媒介管理博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英国继续深造。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访问学者。主持或参与多项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及上海师范大学校级重点或一般科研项目。出版著作1部,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十几篇。对国内外影视发展长期关注并深入研究。研究方向为电影史。
广播电视艺术学(MA)
一、培养目标
2002年,广播电视艺术学获批成为上海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首个学科培养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并在上海高校和全国师范大学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本学科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影视传媒与文化创意人才为培养目标。
四、主要研究方向
1、视听语言与影视制作
2、影视批评
3、影视编导
4、媒介文化研究
五、课程特色与优势
学科注重科研与实践相结合,除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团队、读书会、学术讲座、论文辅导等学术训练外,还积极对接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训,组织学生到电视台、影视剧摄制组等一线的制作单位实践学习,每年组织研究生力量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各项活动以及上海电影资料馆及影评学会举办的电影主题研讨会等社会活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具备专业素质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及相关传媒领域高端人才。
六、导师介绍
目前有导师4位,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上海市艺术科学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出版多部相关领域的理论专著与专业教材。
学科带头人:齐青教授,我国著名录音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与上海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除科研教学外,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创作,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研究方向为视听语言与影视制作;
导师赵国庆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撰写及参编《影视艺术鉴赏》、《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初、中、高三级三册)》、《电视:艺术与技术》等专著与教材,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中国电视金鹰奖评论类等多项奖项,并曾长期从事电视制作工作,研究方向为影视批评;
导师李冬梅曾长期在北京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工作,旅美7年,获电影导演专业硕士学位,原创影视作品曾多次入围国外知名电影节。回国后,先后与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和上海电视台合作电视栏目,担任策划、编导等工作,研究方向为影视编导;
导师赵宜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晨光学者,承担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上海市晨光项目等多项研究,出版、参编学术专著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二十余篇,并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研究。
戏剧(MFA)
一、培养目标
依托学院以戏剧影视为主的本科专业所形成的学术积累、研究力量和创作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高速发展的戏剧影视行业对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表演技能、创作技能、影视动画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专业。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戏剧影视历史与理论
2、戏剧影视表演
3、戏剧影视编导
4、戏剧影视动画
5、戏剧影视教育
三、课程特色与优势
全日制艺术专业学位戏剧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三大板块,分别为:戏剧影视表演(或者戏剧影视编导、戏剧影视动画)专业主课、专业必修课(戏剧影视作品分析、戏剧影视史论、戏剧影视美学、戏剧影视课题研究等)和专业选修课(各专业核心课程、艺术文化修养课程和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等)等。
四、导师介绍
学科领头人朱恒夫,二级教授(我国文科最高等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研究会顾问、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 “马工程”《中国戏曲史》首席专家与国家哲社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首席专家。主持过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哲社重大项目。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两次)等多种奖项。出版有《目连戏研究》、《中国京昆》、《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滩簧考论》、《中国戏曲美学》、《昆曲美学》、《城市化进程中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后六十种曲》《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等十多部著作,发表长篇论文220多篇。
齐青教授为著名录音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与上海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除科研教学外,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创作,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王方教授,文学博士。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由法国文化部颁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以及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电影合作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主编和参编专著近十部。先后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上海市教委社科项目和上海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项目。在CSSCI期刊、社会科学杂志和重要报章发表论文逾四十篇,其中多篇得到《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收录。研究方向为外国电影研究。
萧萍教授,戏剧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儿童新话本《沐阳上学记》(9本)、《萧萍儿童文学获奖作品》(10本)、儿童音乐剧《蚂蚁恰恰》、《流年一寸》,学术专著《玩转儿童戏剧——小学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两百多万字。曾获第八届、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提名奖,第四届、第五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16新闻出版总局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少儿工委桂冠童书奖,新浪微博2017年十大童书、浙江省五个一奖,树人出版奖、以及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作品入选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国际书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研究方向为儿童影视。
指导教师为:
朱恒夫、赵炳翔、齐青、杨世真、王芳、郑欢、金定海、萧萍、钱晓文、孙宝国、李名亮、聂艳梅、徐卫宏、张捷诚、孙美娜、王兵、赵乙嫱、张成华、王翔宇、林国淑、王平、解建峰、陈双寅、许迪声、杜冬颖、强小柏、凌纾、陈劲松、涂晓、陈海璐、叶歌、龚艳、连颖、董妍均、周胜南等
广播电视(MFA)
一、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重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深厚人文基础的卓越影视传媒人才,主要学习影视制作、创作与编导方面的相关课程。研究生毕业后可到影视传媒机构、报刊杂志与出版、网络与新媒体、各级各类院校、企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影视剧本和节目的编导、制作,影视及新媒体的策划、管理和营销,影视艺术的教学、研究和评论等方面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影视创作
2、影视制作
3、影视编导
三、课程特色与优势
影视制作方向侧重于影视作品的创制技能,导师为齐青、赵国庆、李冬梅、申林。
影视创作方向主要训练影视剧本写作与创意策划等相关专业技能。导师为赵宜、陈妍如、郑炀、陈吉。
影视编导方向侧重故事片、纪录片的专业创制,导师王翔宇、余佳丽。
学科注重科研与实践相结合,除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团队、读书会、学术讲座、论文辅导等学术训练外,还积极对接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训,组织学生到电视台、影视剧摄制组等一线制作单位实践学习,每年组织研究生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各项活动以及上海电影资料馆及影评学会举办的电影主题研讨会等社会活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具备专业素质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传媒领域高端人才。
四、导师介绍
学科点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在教学的同时从事着一线影视创作,既可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影视创作,又可将创作成果运用于教学。
齐青教授为著名录音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多部,并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与上海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除科研教学外,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创作,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赵宜副教授为上海市晨光学者,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长期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电影局、文艺处与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剧本评审专家;
导师陈吉为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编审,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担任多部电影、电视剧与话剧的编剧工作,创作成果曾获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精品剧本并入选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展映”。
王翔宇副教授曾主持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研究专长为:艺术传媒、影视编导;
余佳丽副教授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承担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在主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经济、文化产业与影视文化研究。
新闻学(MA)
一、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
新闻学硕士点主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文化创意和扎实操作技能的高层次现代城市新闻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 该专业毕业生将可从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研究,以及图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各新闻部门、政府宣传与教育部门的各类相关工作。目前学生就业分布在上海电视台、上海中文在线文化发展公司、人民日报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告与信息技术公司等文化传播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研究
2、出版文化与新媒体实务研究
3、出版市场与营销研究
4、网络出版研究
5、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6、传媒经济与管理
7、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
8、媒介发展与社会理论
三、课程特色与优势
新闻学硕士点基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基础,拥有市级重点课程、市级实习基地,具有较强的传播实验教学设施和教学师资团队。学科研究与课程重点在传媒融合与新媒体研究, 关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新闻传播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和前沿课题, 关注学生把握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升媒介融合的学术素养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四、导师介绍:
学科带头人钱晓文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媒介史、传播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史量才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编辑出版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新闻传播学通讯评议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上海哲社课题1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等 ,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等,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业界工作经验。
孙宝国教授,研究方向为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高级编辑,历史学博士,上海师大广播电视与媒介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大重点学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学科带头人、兼任吉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个,出版专著9部,发表文章百余篇;70余件广播影视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2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李名亮教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著有《广告传播学》,并发表《虚拟世界的虚拟新闻存在与本体追问》、《中国邮政直邮商函媒介发展战略研究》等论文数十篇。
王秋林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出版市场与营销研究。出版《出版经济学教程》、《出版学基础》(参与)等专著,发表《出版传媒企业创新框架及指标构建探讨》、《创新竞争与图书零售结构演进》等论文十数篇。曾在新华书店工作多年。具有在业界工作的实践经验。
周伟良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出版研究。出版传媒系数字新闻出版实验室负责人。出版《现代出版审校实务教程》,发表《我国云出版平台的发展障碍与应对策略》、《论三审人员的分工与协作》等论文数十篇。具有在业界工作20年的经验。
来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媒经济与管理。具有在业界工作的实践经验,参著《聚焦与扫描:20世纪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回顾》,发表《价值链整合——“前程无忧”的经营之道》、《上海白领人群媒介消费现状与特征》等多篇论文。
易旭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媒经济与管理。曾获全国优秀经济评论节目奖、江西新闻奖。主持上海哲社规划课题《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研究》。出版专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研究》,发表《我国电视产业的自然垄断、行政垄断与非垄断领域》 等论文十数篇 。
石力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介发展与社会理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三网融合发展于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当代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梳理语研究》,发表《城乡二元结局中的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为例》等多篇论文。
董军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研究。广播电视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兼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项目《民族复兴的百年想象与传播》,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等资助。在《中国电视》、《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数篇。
陆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出版文化与新媒体实务、版权产业研究。复旦大学博士,曾在英国和美国学习过。发表5篇论文(1篇译文),1项政府决策咨询报告,参与校级、市级各类科研项目5项,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和激励计划团队成员。
陈雅赛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出版文化与新媒体实务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曾在日本《大众传播研究》、国内新闻传播类SSCI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五、目前在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多元理性比较视阀下网络交往行为与合理引导研究》;
3、上海市哲社规划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业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及路径研究》 ;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当代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梳理与研究》 ;
5、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媒介融合时期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传播学(MA)
一、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传播学硕士点于2006年设立,2007年正式招生。旨在培养热爱传播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较高专业理论功底和文化洞察力、具有创新能力和扎实操作技能的高层次现代传播人才。
传播学硕士点基于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学科背景及广告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科研基础,受益于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和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在研究生培养中,秉承广告传播教育高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解决市场与产业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充分体现出应用型文科研究生教育特征。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政府、企业、媒介组织等领域的传播战略策略规划及融合媒体传播业务,亦可从事传播学科教学、科研、咨询等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广告传播研究
2、创意与视觉传播研究
3、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4、会展与城市形象研究
三、课程特色与优势
本硕士点藉由广告传播专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选题和产业市场实践机会;亦为学生创造国际交流平台。目前,学科点已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签署《战略传播》交换研究生项目。
四、导师介绍
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
本硕士点学科带头人系郑欢教授,金定海教授担纲广告传播研究;特色研究方向为创意与视觉传播研究,由郑欢教授、周志洁、周韧副教授、王昭副教授构成研究团队;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由张华副教授、陈吉副教授、陈晞副教授共同担纲;聂艳梅教授、刘彦宏副教授为广告传播研究,张腾辉副教授为会展与城市形象研究方向。
新闻与传播
一、培养目标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18年设立,2019年正式招生。本专业硕士点以新的媒介技术发展和融合为引领、以新闻传播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为行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业务精干、视野开阔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广告创意、广告传播战略、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出版和广播电视与融媒体。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数字媒体广告创意主要研究广告创意传播、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等,领域包括以平面、视频、音像、出版、网络与移动媒体等形态的数字内容表现及内在创意机制。该方向采取行业介入型办学模式,以项目带动教学,为学生创造国内一流的产学研联动实践平台。由金定海等多名教授领衔。
2、广告传播战略主要研究多种形式的组织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领域包括公共信息传达及运作管理、公众沟通、公共“心理战、观念战、信息战”、社交媒体信息散布监控、组织战略公共影响等传播活动。该方向引入国际教育资源,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战略传播”专业建立合作交流培养协议。由郑欢等教授领衔。
3、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出版着眼于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出版的关系,在对出版传媒融合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出版传媒融合现状与问题进行研讨,利用出版传媒融合个案分析,探索全媒体出版的应用,并对出版传媒融合文化研究等。由钱晓文等教授领衔。
4、广播电视与融媒体主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内容制作与传播,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等。这是集广播电视学、信息技术、政治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为一体的专业方向,是与国际传播学话语体系接轨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由孙宝国等教授领衔。
三、导师介绍
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21人。
金定海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国际广告》编委会副主任。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宝钢优秀教师奖、首届中国广告业年度“十大广告学人”称号、中国广告25年突出贡献大奖、中国广告30年突出贡献人物称号。著有《广告创意学》、《上海广告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参与主编《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担任中国广告长城奖评委,中国元素国际大赛评委,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评委,中国时报广告金犊奖评委,时报华文广告奖评委,中国公益广告奖评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委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创意和传播文化。
郑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与创意产业;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学研究分会理事、全国高师新闻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IAI评审专家、现代广告杂志社审稿专家。主要学术著作有《广告创意学》、《中国广告创意——学与术》、《形象经济与创意产业》、《上海广告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从眼动到行动——视觉跟踪研究新方法》等;参与《中国品牌研究》、《中国城市品牌研究》、《中国广告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国广告十二五发展规划(广告教育篇)》等项目;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获得过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担任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等重要专业赛事,指导本科生获营销策划案一、二三等奖多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挑战杯专项比赛二、三等奖,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博、硕士论文比赛一、二、三等奖多项,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钱晓文教授,研究方向为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媒介史、传播政治经济学。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史量才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编辑出版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新闻传播学通讯评议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上海哲社课题1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等 ,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等,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业界工作经验。
孙宝国教授,研究方向为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高级编辑,历史学博士,上海师大广播电视与媒介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大重点学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学科带头人、兼任吉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个,出版专著9部,发表文章百余篇;70余件广播影视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2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