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精神,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2025年10月29日,影视传媒学院在四教B201教室开展全院教职工理论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浙江传媒学院卢炜教授作题为《艺术人才特色培养探索与研究》的专题讲座,学院杨康贤书记致欢迎辞,齐青副院长主持并作总结讲话。

卢炜教授现任浙江传媒学院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院长,在影视艺术人才培养、影视创作实践等领域深耕多年,其领衔主创的作品曾荣获浙江省“五个一批”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带领团队打造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培养出众多影视行业领军人物。讲座中,他围绕专业建设迭代、创作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核心议题,结合浙江传媒学院办学实践,分享了极具借鉴价值的经验做法。

在专业建设方面,卢炜教授以学院多次调整发展为例,诠释“紧跟行业前沿,办出时代特色”理念。他提及《胡阿姨的花园》《桃李无言》等获奖作品创作历程,强调高质量创作对学科实力提升与教师成长的赋能作用。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卢炜教授详细阐述了“思想正+专业精+素质高”三维一体培养模式,介绍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特色班及纪录片学院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举措;提及三学期制、剧组实战及与新华社等机构协同育人的实践,还介绍了结合地域优势开设电竞相关特色方向的经验。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变革,卢炜教授分享了布局虚拟现实、虚拟制片技术,构建AIGC全流程教学体系的探索,以及参与微短剧规范制定、依托脑电设备开展研究等创新实践。

讲座中,卢炜教授结合行业观察进行深刻反思,强调影视艺术教育应坚守价值引领初心,充分发挥纪录片的记录与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引发在场教职工的广泛共鸣。
讲座尾声,齐青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用“紧跟行业,突出特色”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卢炜教授分享的核心精髓,认为其介绍的项目制教学、跨专业协同、产教深度融合等经验,为学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全院教职工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深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成果,把借鉴吸收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办学治院的具体举措,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作实践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讲座后各专业老师也纷纷进行了交流发言:
艺术管理专业 田语:卢教授在讲座中强调,高校应为学生提供探索实验艺术的土壤,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联合开发的课程资源,将虚拟现实技术、AI合成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全流程,确保学生能够无缝衔接岗位需求。总体而言,在网络大视听的浪潮之下,艺术人才培养不能再固守于单一的专业技能,而应将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坐标系中——未来的艺术人才应该是人文、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此次讲座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教学规划有了更多思考,也激励着我努力成为一名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回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教师。
广播电视学专业 王煜茜:卢教授的讲座聚焦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见解深刻,令我深受启发,感触良多。卢炜教授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当前国家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他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文化自信、文艺创作、人才培养等重要论述,深刻剖析了新时代赋予艺术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这使我再次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定决心和战略意图,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艺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卢炜教授的讲座不仅是一次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思想的洗礼。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实践指明了方向。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郑炀:我特别认同卢教授关于“创作即育人”的观点。他以《胡阿姨的花园》等案例说明,影视教育不应局限于论文数量或项目指标,而应通过作品建立价值表达,让教学回归艺术与社会的互动之中。这让我想到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学生往往热衷于技术层面的“好看”,而忽视内容的“真实”;教师若只停留在知识传授,也难以引导他们形成审美与伦理的自觉。
卢教授提出“纪录片是成年人的教科书”,这一判断让我印象深刻。在短视频和流量逻辑主导的时代,纪录片的真实与克制显得弥足珍贵。这不仅是一种创作立场,更是一种教育信仰——要让学生在影像中重新理解“真实”的力量。
广告专业 翟嘉靖:通过本次理论讲座学习,我对广告教学的未来方向有了更深的体会。讲座中,卢炜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技术正重塑创意生产方式,推动内容生成、视觉叙事和传播形态的全面革新。作为广告学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广告创意、内容生成与传播策略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广告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美学修养,更要强化他们的数据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推动广告学学生与影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同学展开跨学科合作,有效提升学生在算法时代的综合创新能力,形成兼具学理性与科学性的广告人才培养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