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成果介绍

朱恒夫教授第三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著作奖一等奖

时间:2025-10-02浏览:10设置


近日,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正式公布,朱恒夫教授申报的学术专著《中国傩戏发展史及艺术形态研究》榜上有名,这是他第三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一等奖。前两次的获奖著作分别为《滩簧考论》(第八届)、《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第十四届)。


朱恒夫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8

该书的创新之处:(一)清晰地勾勒了从周到当代的傩与傩戏发展历程,总结了它的运行规律;(二)对傩戏的要素和主要种类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它的艺术特质;(三)以主要篇幅探索了傩舞、面具、赛社、姜女戏、目连戏、香火戏、师公戏、阳戏、地戏、萨满、羌姆与藏戏以及撮泰吉、七月跳会、咚咚推、毛古斯、九祭献、跳於菟等历史与艺术形态。(四)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傩戏的方略。

如何既能保护与传承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又能抑制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它对社会的负作用,该书建议:政府应严格控制傩戏传承艺人的人数和傩戏戏班的数量,但同时也要严格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保障戏班和艺人的生存;应要求傩戏班社完整传承傩戏演出的仪程,但尽量减少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傩戏演出,尤其是到一家一户旨在请神驱邪逐祟的演出。要增强仪式性剧目的艺术性、趣味性,在保持傩戏特色的前提下,增加娱乐性剧目。要对仪式性剧目进行适度的改编,减少那些繁琐的请神、娱神、送神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傩戏对于今日仍有价值的元素,如神话传说、民俗事象、故事的结构布局、唱词的造句方式、唱腔、面具、运用特技以塑造人物以及引导观众进入戏剧情境的方法,等等。

朱恒夫教授还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李祯撰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