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实践  学术艺术团

我院23级戏剧影视表演专业(MFA) 研究生毕业大戏《青春禁忌游戏》圆满收官

时间:2025-05-24浏览:10设置


2025517日至522日,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23级戏剧影视表演MFA毕业大戏《青春禁忌游戏》在霞棐剧院成功上演并完美收官。这场凝聚着师生心血的舞台盛宴,不仅是学子们专业能力的集中展示,更以对经典剧目的创新性诠释,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和赞誉,引发了很多观众对于人性、教育与社会价值的深度思考。

话剧《青春禁忌游戏》(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是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娅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作为前苏联新浪潮戏剧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凭借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叩问以及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大胆揭露,呈现出独特的厚重感与深刻的主题内涵,在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生们为期三个月的深度创排,以当代视角解构了人性善恶的永恒命题——四名学生以生日为名对教师展开的钥匙争夺战,在舞台上化作一场关于道德沦陷与理想坚守的惊心动魄博弈。

在导演赵乙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生演员们深入挖掘时代背景与台词深意,精准锚定角色行动线索与最高任务,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巧妙融入时代语境舞台之上,他们用极具张力的表演,让经典文本重焕生机。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演员们精准把控情感层次,从细腻的肢体语言到富有节奏感的台词演绎,无不彰显扎实功底,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身临其境。

此次演出对经典文本的当代诠释充满巧思舞台上,“苍劲的白桦树林” 暗喻 “原始丛林法则”,“庞大的书籍” 象征 “理想精神世界”,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深刻传达剧目现实意义。以文明与野蛮的角力场为核心,散落的书架隐喻知识与道德的坍塌与重建;黑白灯光切换瞬间,演员们骤然定格的舞台动作,恰似人性抉择的道德凝固时刻,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思想深度。


彩排阶段,学院特邀多位业界权威专家亲临指导。上海戏剧学院糜曾教授观演后称赞:“舞台上,优秀的表演往往‘听’比‘说’更考验演员功底,同学们在表演中展现出的真实交流尤为难得。” 上海戏剧学院李建平教授、卓鉴清教授、刘志新教授等专家也纷纷为此次创作提出宝贵建议,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剧目既传承经典精髓,又彰显当代青年戏剧人的创新活力。

连续六天的演出,霞棐剧院场场爆满。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年轻演员对人性复杂面的演绎远超预期,经典剧目在当代依然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这是众多观众的由衷感慨。演出热度更是蔓延至社交媒体,观众们通过观众群、小红书等平台踊跃留言,热烈探讨教育、道德与人性的复杂关系,掀起一阵戏剧话题热潮。


这场毕业大戏不仅是研究生们的成果答卷,更是他们戏剧生涯的崭新起点。正如导演赵乙嫱老师所言:“好的表演能够引发持续思考,戏剧不仅是舞台上的呈现,更是对生活与人性的永恒探索。” 未来,这群怀揣戏剧梦想的学子,将带着学院赋予的专业素养,在更广阔的戏剧舞台上继续深耕,以匠心传承经典,用创作对话时代,书写属于新一代戏剧人的精彩篇章。

撰稿:韩艺佳

摄影:高晨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