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晚上,应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邀请,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清果教授于徐汇东部校区文馨楼5楼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故事的对外讲述与传播策略》学术讲座,详细讲解了更契合中国语境的华夏传播,给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本次讲座由影传学院周韧教授主持,广告学专业负责人吴冰冰,陆臻、陶赋雯、王翔宇、卢照、王维红等老师及新传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谢教授首先基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视角对华夏传播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较为全面系统地建构出阐述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华夏传播学”。谢教授提出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即“共生交往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华文明底蕴,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随后谢教授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综合儒家的“大同”和道家“玄同”中的共通与不同之处,探讨了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梳理自己历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与书籍著作,系统性地向在座师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走向及未来内核。谢教授指出,华夏文明传播的独特气质和实践路径是“心传天下”,有别于西方“理剖万物”的传播逻辑。
谢教授还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这些特性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共生交往的智慧、化解冲突的本领与和平相处的原则,也为世界消解西方文明霸权,重构全球文明话语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周韧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周韧教授首先对谢清果教授的学术成就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谢清果教授知识渊博程度值得在座师生共同学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宏大主题背景下挖掘微小叙事,非常具有学术积累性和敏锐度。此外,周韧教授还表示,谢教授将目光投向东方美,充分吸收庄子、孟子、老子等哲学思想,通过传播学理论,最终构建出为体系化的华夏传播,实现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陶赋雯老师同样对谢清果教授的学术分享表示高度欣赏,希望谢教授能针对每年都能与博士科学生共同取得不菲成绩进行经验分享。谢清果教授认为,取得优秀成果的重要经验在于团队合作和体系输出,谢教授表示,在每学期开学都会确定课题框架,定好基本方向,并不断扩充研究队伍,结合东方传统思想持续累积学术成果。
最后,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摄影:李世龙;撰稿:陈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