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学部活动

聚焦艺术学科未来发展与创新路径:“新时代艺术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时间:2024-12-20浏览:25设置



12月18日,上海师范大学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艺术学部正式成立。为了推动艺术学科迈向新高度学校成功举办新时代艺术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此次论坛通过三个分会场——“戏曲曲艺与影视”、“音乐”、“美术与书法”, 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专家与学者,围绕艺术学科的前沿议题和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主持了第一分会场,并在会上“‘艺术学建设的几个维度”为题做了演讲。他强调,艺术学科的研究应注重艺术理论本身,而非过多纠结于行政机关的分类与学科划分。指出西方的艺术学更侧重美术和艺术史,我们不应过度追求艺术门类的全面融合,提倡在具有宽泛视野的同时,聚焦学科的深度与专业性。他还提到,随着艺术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发展,当前艺术学界对当代艺术实践的关注仍显不足,特别是对于沉浸式影像艺术等新兴形式的研究。黄院长呼吁学界要更加关注当下艺术实践的前沿动态,拓展学术视野,积极跟进艺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翟庆喜教授“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为题,与大家享了学位点建设的思考和经验,重点探讨了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以及艺术学科的国际视野与地域特征。他认为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的关系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艺术史的研究应建立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他还提到国际视野与地方文化的平衡关系,强调上海应具有全球视野,而不仅仅局限于“海派”文化。翟教授认为,学位点建设中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师资优势,避免过度趋同,提醒学界在学科方向选择时要理性规划,确保学术发展的独特性与可持续性。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教授作了题为变与不变:新时代艺术学科的发展路径演讲。龙教授首先探讨了艺术学科的“变”,指出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和性质的转变,艺术学科从原来的五个学术型学科扩展到七个学科,其中包含了更多专业型的学科。与此同时,艺术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原本专注于宏观和总体性研究的艺术学理论,逐步融入了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多元化的研究领域。龙教授还提到,艺术理论研究的路径分为两类:自上而下的理论家研究和自下而上的批评家研究,这两种研究路径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为艺术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尽管艺术学科经历了这些变化,龙教授强调,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属性始终不变。他引用欧文·潘诺夫斯基的观点,认为艺术学与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息息相关,是人文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谈到艺术学科的未来发展时,龙教授指出,艺术学科的目标不仅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更应致力于培养能够“学以成人”的领军人才。艺术学科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人类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理性探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素养,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勇立学术前沿,推动学术创新和跨界发展。龙教授最后强调,艺术学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艺术学科的研究不仅要追求理论的创新,还要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推动学术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确保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在教学和实践中互为补充,推动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南京大学赵宪章教授“文学书像论”为题,深入探讨了汉字的双重叠影、书法艺术的本质及其与文学的关系。赵教授首先介绍了“文学书像论”这一概念,提出文学与书艺的紧密关系,强调书法不仅是技法的研究,更是文学与艺术的结合。他指出,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字像”和“书像”之间的分殊,这一理论为重构书法的定义提供了新视角。认为书法的艺术性不在于其“实用”与否,而在于观者如何“观看”作品,关注字像还是书像,将直接影响其艺术价值。在探讨书法艺术的思维方式时,赵教授进一步分析了“摹仿”与“比象”之间的区别,指出“比象”修辞是中国书论的核心,它通过语词激发的想象与情感表达,使书法不仅仅是对物的摹仿,更是文学与书法的深度融合。他认为,书法作品的创作是对语象的感知与书写,文学与书法艺术在此过程中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副主任顾春芳教授的发言题“守护与传续大学的人文精神”。她首先强调了传统在大学文化中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是大学的根基,是学术共识的凝聚力量。而创造新的传统同样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球化视野与创新精神。她特别指出,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部的成立正是这一创新精神的体现。在谈到人才培养时,顾教授强调,大学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注重自主培养。她认为,培养植根于文化传统、具备责任感的人才,才是学科长远发展的核心。当前许多学校过于依赖外部引进的人才,而忽视了人才内部培养的重要性。最后,顾教授谈到人文学科需要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强调艺术与人文学科对提升民族整体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认为艺术学科不仅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领域


复旦大学周斌教授新时代高校艺术学科如何建设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首先,艺术学科的建设应紧密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确保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契合。其次,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仅包括艺术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还应注重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应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明素养,拓宽视野,特别是在跨学科的高校环境中,推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次,艺术学科的建设者既需要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也要从事理论研究的能力。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和互补性能够更好地支持学科的发展,学校还采取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积极性,确保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第四术研究是艺术学科发展真正的核心基础只有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科研团队密切协作,产出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才能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贡献也才能为艺术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大学教授刘旭光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当下中国艺术学的双创之路怎么走”。刘教授回顾了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科从1972年成立“革命文艺”到如今获得博士点的漫长历程,赞扬了上海师范大学为上海乃至全国艺术教育做出突出贡献。他提到,过去学校一直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之间犹豫,而今天,艺术学部的成立意味着教师们不仅要担任艺术教育者和创作者的角色,还要成为艺术学者,承担起理论研究的责任。刘教授提出艺术学科研究应关注艺术创作本身的学术性,通过三个具体个案进行阐述。革胡”这一民族乐器的创新,体现了中国艺术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吸收西方元素同时保持民族特色;“线性素描”表现了国画引入素描技法的创新性;“民族唱法”是中国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结合的创新成果。刘教授呼吁艺术研究应关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性,尤其是那些能反映中国艺术发展的创新成果。他认为,只有具有创作经验的艺术学者,才能在学术研究中保持对艺术创作的敏感性和深刻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夏燕靖教授“艺术学理论的再阐释与再认识”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夏教授首先回顾了艺术学科的调整过程,特别是2022年艺术学科的重大变革。他指出,艺术学科的调整不仅仅是学科数量的变化(从五大板块扩展到七个板块),还包括学科性质的转变——原本以五个学术型学科为主,转变为包括专业学位的学科体系。此次调整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体现新时代的艺术教育需求,推动专业教育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夏教授特别强调,新的艺术学科设置虽然引入了更多的专业型学科,但它并非全新事物,而是基于百年历史的积淀与发展。他引用了艺术学理论从最初的哲学美学基础到现在的多门类艺术史论的整合,认为这为艺术学科的包容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认为,学科的整合也需要解决一般艺术学与特殊艺术学之间的平衡问题。没有理论基础的艺术学科是空洞的,而没有艺术创作支撑的理论研究则是无的放矢的。艺术学科的回归不仅是对传统的回顾,更是一种包容和创新的回归,尤其在跨学科融合日益重要的今天,艺术学科需要在设计史论、舞蹈、音乐、戏剧、影视等领域进行系统的整合,以避免学科边界不清的问题。 

  


第二分会场上海大学陈犀禾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戏曲曲艺学科艺术学目录调整及其影响、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影响、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及其影响力、苏州评话艺术的研究历程、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大卖场与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范大学兼职教授伏涤修围绕戏剧、戏曲、曲艺学科的机遇与挑战这一题旨做了演讲。伏教授首先分析了艺术学目录调整后,戏剧与影视学科并列,曲艺类别新增的变化,并强调此次调整强化了实践导向。他指出,戏曲和曲艺学科的明确区分使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突出了民族文化内容与特色,推动了实践导向与学科专业的紧密联动,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谈到影响时,伏教授认为这一调整将注重科研与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技能,提升戏剧、戏曲和曲艺创作演出的人才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促进艺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刘祯教授戏曲表演体系构成为题作深刻的阐述梅兰芳的艺术实践为个案指出梅兰芳不仅在表演技艺上进行了创新,还在内容、思想、观念、审美和传播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从而推动了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认为,梅兰芳对京剧艺术贡献。除了表演实践和剧目创作之外,还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通过《舞台生活40年》和《我的电影生活》等著作,表现了理论自觉,不仅在戏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通过理论阐释与表演实践的双重构建,丰富了戏曲艺术的内涵。梅兰芳对戏剧教育和传承的重视贯穿其一生,从早年舞台生活经历,到创办舞台学校、中国戏曲学会,并在中国戏曲学院担任院长等职务,都显示出他对这一领域的巨大投入和贡献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梅兰芳的国际交流活动,如访问美国和苏联,不仅提升了个人艺术地位,促进了东西方戏剧文化的交流,彰显了他作为思想者的独特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大力提升曲艺学的研究水平”详细阐述了自己和他的团队对苏州评话艺术的研究历程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他通过整理《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等重要资料,系统地重构了评话艺术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相关资料,并成功出版了国内首个评弹学资料集。这些研究为苏州评话艺术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在数字化研究方面,唐教授介绍了约120万字内容的《长篇评话三国》的数字化项目。尽管面临语言文字表达上的挑战,该项目最终还是成功实现了将文本从普通话转译回苏州话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为苏州评话艺术的保存和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唐教授还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对其来源和本质进行深入理解,更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他指出,苏州评话艺术在传承的同时,也要进行不断创新,以确保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生命力。此外,唐教授提到,苏州评话艺术平台在开拓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上影集团原副总裁汪天云教授人文关怀下的新质文化力创作为题表达他最新的思考探讨了市场导向对影视教育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在学术研究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汪教授,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影视传媒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教育体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作出适当的调整。他指出,高等学校开设影视相关专业,应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并引导更多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在谈到影视创作的内涵时,汪教授提到,温暖的现实主义和人类的反思精神是影视创作的关键。他认为,艺术创作不仅要聚焦社会现实,还应鼓励艺术家进行更深层次的人文反思,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他同时强调,学术理念的创新与市场共鸣的结合,是影视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汪教授特别指出,学术研究应重视社会效益,而非表面荣誉。他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成长,而不仅仅看重其分数和表面荣誉。他强调,务实的学术研究和实际成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最后,汪教授强调了了科学批判精神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打破传统创作瓶颈和突破历史包袱方面。他以《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为例,指出突变论这一方法论的应用如何推动了影视创作的革新,尤其是在动漫创作等领域他认为,人类反思精神将是未来艺术创作突破的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戏剧与影视学科守正创新三思”。他首先回顾了中国高校影视学科的发展历程,从1983年中国高校电影学院的成立,到如今影视学院的快速壮大,学科经历了从少数几人的探索到如今的4000多人队伍的飞速发展。李教授认为,学科的发展不仅仅体现为规模的扩大,更应注重学术能力和市场意识的双重提升。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李教授特别指出,影视学科要紧密接轨行业实践,同时保持学术的深度和创新。学科的培养模式应注重培养具备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市场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李教授还提到,温暖的现实主义和人文情怀应成为影视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他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被培养成具有温暖人文关怀的创作者,让他们在未来的创作中不仅关注技术和商业,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此外,李教授还提及短视频和微短剧的崛起现象,认为这些新兴的影视形式对影视教育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醒同行们,在市场导向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平衡创作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当下影视学科发展的重要议题。

陈犀禾教授上海电影学派构建的两种思路为题作了演讲两种思路:一种是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思路,另一种则是历史现实性的思路。前者注重长远的规划与创新发展,后者则强调从上海电影的历史传统出发,结合社会现状和人文主义价值观进行学院性研究。陈教授详细分析了上海电影的传统,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电影如何通过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变迁的反思与表现,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列举了谢晋、吴亦峰等上海电影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分析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电影创作及其深远影响,展示了上海电影学派在中国电影史中的重要地位。在探讨上海电影学派的未来发展时,陈教授强调,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平衡是学派建设中的关键。他指出,上海电影学派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动创新发展,既要保持对经典的尊重,又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推陈出新。他以外滩和陆家嘴比喻,象地阐述了上海电影学派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的重要性。最后他强调,上海电影学派的建设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面向未来,推动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安徽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韩军教授安徽艺术学院打徽微牌走融合路为题作了报告。韩教授介绍道,安徽地方艺术院校自2019年成立以来,面临着全国2956所高校的激烈竞争。然而,学校通过精准定位与特色化发展,在短短几年内找到了独特的办学路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就业方面,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学校的就业率仍保持在98.1%,显示出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大竞争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不断化特色化,设计学院专注于三雕独雕、砖雕和木雕的研究与传承,舞蹈学院则着力发展芭蕾舞蹈,美术学院则将徽州版画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传承和创新地方艺术。此外,学校还通过红色文化教育项目,艺术化讲述红色故事,承担了安徽省教育厅的重大红色专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学校注重产教融合,与本土企业合作,推动学科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技能,还能深度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打通了六个艺术学门类的学院,允许学生跨系选课,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灵活的教育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地方艺术院校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教授以《未来影像视域下戏剧影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为题发言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型的戏剧影视人才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影像技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培养方向。强调了传统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推动创新的源泉。当然,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年轻化和当代化的转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并为创作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剧作结构方面,他阐明了元杂剧的四折结构与当代剧作结构之间的联系,如何通过第三方媒介和技术手段对传统剧作形式进行创新,推动传统戏剧形式的现代转型。他昆曲编剧人才培训、伍家坡出圈以及《新龙门客栈》电影版等为例,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巨大潜力。还强调了技术与媒介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技术作者和媒介作者的角色定位。他展望未来时说,沉浸式体验技术将为中国元杂剧等传统戏剧形态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不仅是影视创作的趋势,也是未来戏剧影视教育的重要方向。 

  

著名剧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罗怀臻教授以《打开艺术研究的“四重门”》为题作了报告他说,新时代的艺术研究首先打开学术研究之间的山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的深度交流与资源共享,推动艺术与哲学、社会学、传播学、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从而激发学术创新的活力。其次,艺术研究要走出校门,将艺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产教融合和社会服务,使研究成果具有更高的实践效用和公共价值,确保学术不止于象牙塔,而能为大众文化生活、公共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助力。第三,推动学术成果和中国艺术走出国门,通过加强国际艺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艺术“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文化软实力,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品牌”。第四,新时代艺术研究要走过世纪之门,立足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探索未来艺术的创新路径,推动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激发新媒体艺术、沉浸式影像和未来影像等新领域的艺术创造,形成面向未来的中国艺术创新体系。    

    


第三会场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兄弟院校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音乐学院党政领导、各系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出席论坛。

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陈新凤教授主持,她认为,艺术学部通过整合不同艺术门类学科的优势,将会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研讨交流音乐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将有助于提升全国音乐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作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聚焦立德树人和服务需求,发表了题为“新时代艺术学科发展赋能拔尖创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基于上音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思考报告。他,近几年上海音乐学院对标新版学科调整目录,积极开展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学位建设,进行学术型、专业型分类培养。以艺术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工作,符合艺术学科人才培养规律的作用。另一方面,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必须夯实“史基础知识艺术学理论是艺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基石,它涵盖了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各个方面,为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学术支撑。特别是艺术史论课程,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的历史脉络、理论框架、研究方法,还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于从本科到博士一体化贯通培养路径,尤其重要,也是艺术学学科赋能、艺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南京师范大学徐元勇教授“‘艺术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进行了演讲认为强化新增博士点的不可替代性,根据综合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特点,从资源集中、成果集中、影响力集中三方面考量,设立特色方向集中产出,形成优势。充分理解和贯彻国务院学位办的指导思想,会有利于各个艺术人才培养单位的具体布局与操作。

安徽师范大学汪海元教授题为“三位一体对标建设 推动音乐学科发展”作了报告。提出科是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学科文化、社会贡献的聚合学科评价的目标单一性向多元化目标转型,内容是从声誉评价转到综合评价范围从地区国家学科评价转向全球性评价。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科核心主要养学术研究,而综合体则根据核心指标进行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学术科研三者需互为支撑、齐头并进,共同推进学科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汪静一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浙师大艺术学院成立两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经验介绍到,学院聚焦于戏曲优势发展特色,进行了硕士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真正达到跨艺术门类的融合交流。学院根据国家学科目录导向,招生改成1+4的模式,即4个国家一流专业(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影视)与1门艺术理论基础课。另外,学院聚力整合博士点的申报,深耕非洲艺术以及中国区域艺术研究,推进大美育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以及大力发展职后教师的继续教育,打造浙派名师和国培计划,多维度多层次地推进艺术学科建设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张璐教授“AI赋能人文社科:音乐课程与美育平台”为题,作了发言。说,数字课程建设中,运用能力图、问题图和知识图这样的方式,通过数字技术重新打包整合,在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再形成一种,以立体维度的一种表现来进行学习。在数字化平台中,构建中国音乐美育体系该体系涵盖了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创新研究音乐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以及音乐美育社会功能的应用研究等。通过在音乐教育领域数字化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互动模式之间的改变。

湖南师范大学夏雄军教授题为“新时代艺术学科发展的思考”作了报告,他指出新文科背景学科融合科技融合和技术创新,是新时代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艺术学科发展,公共服务是最重要的。艺术,是国家战略层面和历史发展的需要,要弘扬民族文化自信新时代艺术学的创新发展,需辩证统一。艺术涉及史、论、评等几个学科,专业既要分类培养,也要学科融合还需特别着重特色建设,大力发展科研。

最后,陈新凤教授“实践出真知”为题,论述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关系。她认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招生需要以扎实、优秀的音乐实践能力作为基础,再结合理论学习培养,双向提升学生艺术表达和诠释能力。

 

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艺术学科的多维度发展问题,不仅关注学科调整对艺术教育体系的深刻影响,也关注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市场导向对艺术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深入讨论,论坛为全国艺术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上海师范大学成立艺术学部,搭建跨院系艺术学科建设平台,这一平台将在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以及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推进艺术资源联动,有助于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艺术精品。 (张茜赵宜李亚记录整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