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IM两岸青年影展·青春放映上师大站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桂林路100号)东部教苑楼C座1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宣传与影视发展部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承办。IM两岸青年影展主竞赛评审总监林铖翰、IM两岸青年影展展映总监林世强、IM两岸青年影展官方影像战略合作伙伴松下GOV张铭桐、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杜冬颖副教授、陈双寅副教授、涂晓副教授、甘圆圆副教授、夏以洋老师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IM是“In Moments”的简称,意为“从这一刻起”。自2020年首届以来至今,IM累计征集到来自350+院校的6684部作品,每年经由专业评委会评选出50部入围作品。作为高校青年影视创作人成长路上的支持与见证者,IM倡导青年创作人以影像为手段,呈现多元时代下社会发展的真诚表达。
本次展映了2024年第四届IM两岸青年影展的4部获奖影片,包括麒麟优秀短片《拥抱》、麒麟最佳短片《蚂蚁》、麒麟优秀短片《莫回头》以及松下LUMIX启发奖《另一面镜子里的梦中之梦》。这些作品涵盖剧情片与非剧情纪录短片,从数字影像的现实关照到胶片触觉的梦中世界窥探,青年一代创作者们始终在用独特的视角呈现他们所关注到的问题,践行IM两岸青年影展的宗旨。
《拥抱》以争夺抚养权的母亲为切入点,展现她因儿童伤害事件而陷入的心灵博弈,为观众呈现多角度的创作思考;《蚂蚁》将剧场舞蹈、音乐和电影语言相结合,在黑白的光影中描述人们在无形的禁锢下对自由的渴望;《莫回头》从“希望离世的至亲之人的灵魂是留下还是离开”的问题展开,在现实和非现实之间寻找临界点;《另一面镜子里的梦中之梦》以胶片和触觉建构盲人世界,用纪录片的形式融合技术创新、阐释人文关怀。观众们被故事中的世界所感染,经由影片看到了世界的多元化和青年的多样化视点,气氛热烈,掌声频发。
放映结束之后,《另一面镜子里的梦中之梦》的导演来朱云逸来到线下和同学们进行创作交流。导演解答了同学们关于题材选择、胶片的使用以及创作感受等方面的问题,分享了影片背后的故事。电影开始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兔子洞,用想象串联起视觉的方式和触觉的世界。导演在另一部作品的拍摄中被盲人小朋友所打动,作为观察者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用细腻的手法呈现了盲人世界的感官和认知。这次分享,不仅是一次单向的导演阐释,更是一次优秀青年创作者们的交流。
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透过影像窥见到了创作者们所象征的青年影人的风貌,也通过线下交流看到了影像创作的无限可能。同学们也对本次展映的影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蚂蚁》是一部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的舞蹈影像作品。精妙的构图和光影结构使影片美得让人失语。舞蹈的编排和音乐、音效的完美融合,再配合摄影机的运动,张弛有度的节奏使观众融入其中。
----影视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24级MFA
·《莫回头》是一部制作成熟的剧情短片。影片的摄影、美术、特效、演技都无可挑剔。讲述一个“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简单故事下,还增添了殉职警察父子的副线。其中的台词“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完美地升华了主题,展现出导演对“选择”和“代价”的深度思考。
----影视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24级MFA
·在IM的放映中,一连看了四个让我连连惊叹“幸好来了”的片子。观《拥抱》,看到导演对于“母”的探讨,看到“拥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能连通情感。在规整的构图和剧作当中,被更深层的情感消弭的争端裹挟着浓烈而复杂的感情,击中了观众席中的我;观《另一面镜子的梦中之梦》,在胶片、儿童视角、蓝色调的包裹中感受到另一种无法看见的视觉。我惊叹于女孩们敏感的内心和她们想象的奇幻。一句又一句独白直戳中我的内心。也好奇导演如何捕捉到这些极有质感的话语和画面。一直在想,“这是纪录片?还是伪纪录片?”映后环节,导演回答我的问题,他说“概念”不由创作者定义,而每个人的“真实”都各有不同,只要坚持自己坚持的“真”就好。作为影视专业在读的学生,在此次影展后恍惚明白,之所以有“创作意图”,是因为有真切的好奇和真实的思考。不能为了写而写,为了拍而拍。要对时代,对人性,对每时每刻正在发生的事有真心的发问,解答的过程,或许就是创作。
---- 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一班 本科 陶郑瑶
现场热烈的掌声见证了IM两岸青年影展·2024青春放映上海师范大学站的圆满落幕。感谢每一位到场者的热情支持与参与,今天的精彩影展,必将传递电影创作的热情,鼓舞和激励一个又一个青年人的电影创作梦想,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在影像中再见,共同探索青年影人作品的独特魅力!
撰稿:杨鲁豫
摄像:郝梦鑫/王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