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上,国家一级导演、尚世五岸总经理助理崔轶在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就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面向我院师生进行创作谈,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齐青教授主持并参与对话。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自韩真、周莉亚担任总编导的上海歌舞团原创同名舞剧,由崔轶担任导演与总制片人,王佳俊、朱洁静等上海歌舞团舞蹈家领衔主演,是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1958年拍摄的同名故事片、2018年创排的同名舞剧均形成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力。影片故事以上海解放前夕李白烈士的真实经历为素材,是上海城市红色文化基因孵化而生的一张城市名片。
崔轶导演指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原本“采用了部分电影叙事手法的舞剧”改编成了“舞剧电影”,再度实践了经典IP的跨媒介故事表达。导演通过拆解、重构舞台剧,运用视听语言融合历史资料、实景拍摄、舞台拍摄,使多重叙事空间、若干时间线索相互交织。同时,在部分场景中采用打破“第四面墙”的方法,从舞台的视角拍摄观众,塑造出带有间离效果的影像空间,促成当代观众对话历史的氛围感。
此外,由于该片脱胎于舞剧,因此除借用同名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之外再无对白,创作团队尽可能充分调动视听语言来开展影像实验,在声音设计上,突出了情感迸发的写意化表达。例如将摩斯电码敲击在棉衣上的“静默”改写为刻骨铭心的“敲骨声”,将舞鞋走路的“无声”改写为脚步渐进的“心声”,由此深刻传递先烈的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
崔轶导演指出,在媒介技术不断进化的当下,面对被竖屏影像与电子游戏不断分流的市场与观众,电影创作正面临时代的拷问。如何让观众重拾对电影的信心是他在不断思考与实践中试图回应的关键问题,而答案就是要通过作品将观众带回影院。因此,在《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中,通过将真实的影像档案与舞剧演绎交替呈现,将真实场景的声音与舞台音乐融合表达,在时空调度中呈现历史与当下的关联,以此用浪漫主义风格承调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并向革命烈士与经典故事致敬。
在问答环节中,崔轶导演对同学们提出的舞剧电影的“声音表现”、视听语言与舞蹈语言之间的“融合与平衡”、跨媒介改编的“删改与增补”以及舞剧电影的“蒙太奇实践”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与同学们展开了热切的讨论。
本次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组织举办。三十余位本院师生参与了本场讲座。(撰稿:程资涵、摄影:李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