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军以“2013年的正能量——过去一年上海剧坛印象”为线索,系统梳理了2013年在沪上演出的各类剧目。他列举了系列剧目中包括《挑山女人》《永远的尹雪艳》等作品,特别详谈了话剧《驴得水》和《蒋公的面子》两部作品在突破程式化、脸谱化、市场化等规律后的发展前景。
胡晓军对艺术与生活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他从观念摄影作品《植物•置物》出发,引发了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哲思,并举例俄罗斯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属于“提炼于生活,应用于艺术”的现实主义作品。他提出艺术作品中蕴涵了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关系,但绝不是非此即彼单调的二元化,艺术既有主旋律,同时也有多元化、多样性发展。
胡晓军研究员生动幽默的语言,精辟独到的论点以及丰富的剧目素材深深吸引了现场老师。
讲座结束后,我院教师与胡晓军进行了相关专业话题的交流。(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