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我院广编学生肖凯悦携自创公益项目接受晨报采访

时间:2013-09-25浏览:320设置

828日,谢晋影视艺术学院10级广播电视编导的肖凯悦同学就自己创立的城乡孩童互助公益项目接受《新闻晨报》采访。

今年2月,肖凯悦同学开始了自己的间隔年,在旅行过程中通过做义工换取食宿,到目前为止已独自走过云南、四川、河北、河南(艾滋病村)、缅甸边境、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等。城乡孩童互助的设立缘于第一次走进四川布拖留给肖凯悦的震撼。仅仅是距离城镇不到10分钟的路程,却好似一脚踏入解放前。环境艰苦但景色极美,彝族人家衣服破旧但心性质朴。搭车认识的阿欧子拉师傅,邀请肖凯悦到家中做客。在彝族特有的矮房里,肖凯悦了解到这户人家有4个孩子,这其中最投缘的是妹妹阿欧么非扎。小非扎今年14岁,看着姐姐小学读完就回家种田心里很沮丧,她想读书,可家中经济实力有限,还有个年岁更小的弟弟也要读书。在当地,小学一学期的学费仅需15元。回到上海,想着非扎渴求的眼神,肖凯悦决定做些什么。她想起早些时候妈妈同事曾表示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资助一个山村小孩,在培养爱心意识的同时,能懂得珍惜当下、好好读书。于是肖凯悦联系上妈妈同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经过几次协商后,两个孩子组队成功。他们相隔千里,一位是来自繁华大都市上海交大附中14岁的顾一帆,而另一位是四川布拖大凉山14岁仅读5年级的非扎。从今年3月起,顾一帆每个月都会省下自己的零用钱100元转交给肖凯悦,再由肖凯悦汇款给非扎爸爸。与此同时,肖凯悦始终和非扎保持书信来往。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资助方式,是因为面对较为庞大的金额并一定处理得好,而小额多次汇款可能更能落到实处。肖凯悦认为做公益并非宣扬高尚,它本身就是每个人都应涉及的领域,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才是真正需要提倡的。肖凯悦表示,如果一个小孩子都能做到帮助他人,那我们有什么理由停止脚步,这也正如她的公益口号,公益是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

7月顾一帆迎来了自己的暑假,在顾爸爸的许可下,7月底肖凯悦带着14岁的顾一帆走进布拖。两个孩子在大山里嬉戏,一帆送上自己从上海带来的文具,而肖凯悦和非扎的合影就挂在非扎家全家福醒目的位置,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一夜,但对于一帆是一次了不起的远行,对于非扎是努力学习的动力,这就足够了。

晨报在得知此事后,对肖凯悦和顾一帆进行了采访。现今城市孩子的现状是不论学历或是假期,生活永远被补习排满。也希望随着晨报此次采访的登出,一帆的非典型暑假生活能带给更多人启发。
    而肖凯悦创立的城乡孩童互助项目7月也有了第二位成员,资助对象是其曾走访过的缅甸边境小城南伞幼儿班上的一位5岁小女孩,资助者为上海在读大学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