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我院市教委重点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实践课”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

时间:2013-06-09浏览:641设置

68日下午1:30,由上海戏剧学院吴洪林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刘宁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我院兼职教授糜曾和我院博士生导师、翁敏华教授、陈劲松副教授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对我院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实践课”课程建设项目作结项评审。莅临本次评审会的除了项目组负责人国家二级演员张捷诚和骨干成员赵韬顺老师外,还有我院院长赵炳翔、党总支书记高亭、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孙雅艳、副院长丁宏法、邱乙哲、徐君等老师。会议由王梅老师记录。

评审会上赵院长首先代表院领导致欢迎词,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并介绍了我院开发此课程的目的、意义,希望借此机会请专家们对课程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评审会由专家组组长吴洪林教授主持,项目负责人张捷诚向专家组概要地汇报了该课程建设的理念、举措和初步成效。课程展示以1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小剧场的汇报演出的方式进行,同学们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向专家们展示了根据莫言等文学名著、热映影片《致青春》改编以及用造型和语言表现的戏剧小品。在观摩完学生们的汇报后,专家们和院领导、课程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

吴洪林教授提出,主持人是通过用审美表演培养准主持人来成就社会表演,是斯坦尼夫体系的“当众的孤独”和布莱希特的“孤独的当众”的结合;刘宁教授认为,演员和主持人需要的想象力不同,演员传达人的情感、情绪,是角色的执行者,而主持人传递的是社会道德、思想潮流;糜曾教授指出,主持人学表演更多的是学会松弛、提升艺术素养、学会即兴表演;翁敏华教授提出了要培养主持人的知性,在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上下功夫;陈劲松副教授提出,作为表演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交叉产生的这一课程,要放在戏剧教育的大背景下开展教学。

专家们精辟独到的真知灼见,对于此项课程进一步的深入和提升带来了极大的探索空间和极准的实践方向。专家组的评审意见认为,这次汇报充分训练了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同时舞台灯光音效和布景,都是学生自己操作完成的,这充分体现了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也使他们的表演更加出色,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本次项目结项圆满成功,可以成为市精品课程。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