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发布

师大要闻:“爱心学校”荣列“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榜单”

时间:2012-12-28浏览:527设置

1225日,由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见证教育强国之路——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盛典圆满落幕,同时揭晓“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榜单。从盛典上传来捷报,上海师大爱心学校荣 获“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公益品牌

此次盛典活动揭晓的榜单是通过网友投票和专家评审产生的,“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榜单列有“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事件 “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人物“ 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机构 “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公益品牌“ 2012•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信息化产品共五项。

据悉,中国教育年度影响力盛典活动自2001年成功举办以后,每年举办一次,通过汇聚教育领域的新理论、新实践以及相关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彰显年度影响教育的正能量,推动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上海师大爱心学校1994年创建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爱心效应与社会影响,曾被多家媒体持续关注与报道。(以下转载2012513日由《光明日报》记者采写的爱心学校专题新闻)

上海师大:"爱心学校"18年绘就最美"爱心地图"

        www.jyb.cn 20120513日  作者:颜维琦 曹继军  来源:光明日报

18年,绘就最美爱心地图”——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的故事

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没有围墙:它在全国各大城市乃至大洋彼岸的社区和街道落地开花;它没有报名限制: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下岗工人,从高墙内到 5万名大学生担任它的校长和教员,服务人数近15万人次;它是教学相长的典范:每年都有近3000名未来的教师在这里第一次站上讲台,不仅是检验教学基本技能的实验室,也是青年学生砥砺品格、塑造师德的训练场。

1994年至今,它常办常新,久盛不衰,用18年的坚守绘就了一幅最美的爱心地图。它有个最普通却响亮的名字——爱心学校。

遍地开花的爱心连锁

18年的坚守,缘起于一群年轻人服务社会的尝试。

1994年,14名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调研后发现,一些劳动模范因忙于工作无暇辅导子女学业,为此,大学生们自发组织了首届34名劳模子女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反响之热烈,出乎学生们的预料。何不多开设一些这样的课堂,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次年,它就变身为免费向社区开放的中小学生暑期学校,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项新形式,这一年它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

首届爱心学校校长孙勇告诉记者,从爱心学校的布点、落实场所,到筹措经费、制定教学计划,再到招募学员、备课、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全部由大学生负责。

如今,爱心连锁已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及香港、澳门地区开出了1900余所分校,还辐射到了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成为大学生利用所学奉献社会的一个舞台,不断传递着社会的良善和美好。

用行动诠释爱的价值

杨赟是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教师,高中时代曾是爱心学校的学员。高中毕业后,杨赟考入了上海师大美术学院,一到暑假,他就赶到曾给他带来无限快乐的松江爱心学校,当一名志愿者教员。毕业后留校当老师,杨赟又和学生一起,在上海虹口区的鸿雁社区办起了一所爱心学校

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分热心,书写在爱心学校校旗上的三心承诺,将志愿者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几年爱心学校的义教经历,让旅游学院的杨艳毕业后毅然选择到儿童福利院从事孤残儿童工作。她说:“我要将爱进行到底。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陆建非说,爱心学校不是简单的社会实践,而是一个传播对世界之爱、对社会之爱和对百姓之爱的大舞台。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在知与行中磨砺成长

爱心学校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社会实践课程的本身,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爱心地图的绘就过程,也是一次次的育人实践。

爱心精神能绵延不断、持久弥香,恰恰是因为给了每位志愿者一个全面展示自己才能、更好服务社会的机会。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莲华感慨地说。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说,举办爱心学校是德育模式、素质教育途径与载体的创新,它能促使大学生朝知行统一的方向迈进,也是大学生经风雨、见世面、磨炼意志、培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大课堂,它能弥补学校德育小课堂的不足。今后学校还将探索把爱心学校打造成爱心教育组织者的师范基地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示范园。

返回原图
/